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辽阔富饶的国土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拓了疆士,发展了经济,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它占全国总人口的93.3%。汉族在历史上由许多古代民族融合而成。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有6700万人(1982年统计),占总人口的6.7%。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很大。 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有壮、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15个民族。 人口超过十万不及百万的有哈萨克、高山、傣、黎、傈僳、畲、拉祜、佤、水、东乡、纳西、土、柯尔克孜、羌等14个民族。 人口超过五万不及十万的有七个民族:达斡尔、景颇、仫佬、锡伯、撒拉、布朗、仡佬。 人口在五万以下的有19个民族:毛难、塔吉克、普米、怒、阿昌、鄂温克、基诺、乌孜别克、京、德昂、裕固、保安、门巴、独龙、鄂伦春、塔塔尔、俄罗斯、珞巴和赫哲族。 某些少数民族内部还可分成若干支系,如彝族撒尼人、阿细人,高山族阿美人、卑南人,裕固族的东部裕固人、西部裕固人等,除外,还有夏尔巴人、登人、白马人等尚待识别的民族成分。 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50%~60%。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另还有约一千万人散居其他省、市的大小城镇乡村。 由于历史上多次民族迁徒、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情况,这种状况使各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与汉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民族语言是同民族历史发展紧密相联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民族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印欧、南岛五个语系。属汉藏语系的有壮、傣、布依、侗、仫佬、水、毛难、黎、藏、门巴、彝、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白、羌、普米、珞巴、怒、阿昌、景颇、独龙、苗、畲、瑶、土家、仡佬等29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和西南地区。属阿尔泰语系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撒拉、柯尔克孜、裕固、乌孜别克、塔塔尔、蒙古、土、东乡、达斡尔、保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18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属南亚语系的有佤、德昂、布朗三个民族,居住在云南。属印欧语系的有俄罗斯族和塔吉克族,居住在新疆和东北。属南岛语系的高山族,居住在台湾。居住在广西的京族(旧称越族)语言属系未定。 目前,有29个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文字,文字体系有像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字母的形式有藏文字母,朝鲜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文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七种。有的民族同时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蒙古族使用两种。 我国少数民族的种族特征也比较复杂。总的来说以蒙古人种为主,但有些民族属于高加索人种,有些民族为兼有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中亚人种类型,有的民族又明显地表现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某些特征。 蒙古人种一般分为北、南、东三支。北支的特质特征是:黄皮肤、黑头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颧骨突出、面庞扁平;眼睛为褐色,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有内眦褶遮盖泪阜;鼻梁不高,嘴唇厚度适中,一般为中等身材。这一支具有蒙古人种的典型特征,大体上包括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的民族,部分突厥语民族(如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一部分及裕固族)也属于此支。 蒙古人种南支和北支相比较,体质特征基本相同,只是肤色和眼睛的颜色略深,身材较矮,嘴唇较厚,鼻翼较宽,胡须较多,面庞较窄,颈部向前微突。从地理分布上看,从昆仑山脉和长江向南,这些特征表现得便愈明显。有的地方,人们的头发甚至是波纹状的,眼内角与外角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无内眦褶,上述几个特点,是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特征。蒙古人种南支大体包括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诸民族,南亚语系、南岛语系诸民族亦属此支。蒙古人种南支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区)及海南、台湾两省的,又称马来人种或海洋蒙古人种。高山族、黎族、京族等便属于这一人种。 蒙古人种东支的体质特征,介于北支和南支之间,肤色略深,面庞稍窄,身材稍高。朝鲜族属于此支。 高加索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其体质特征是:肤色一般浅淡,从浅色、浅褐色到褐色,头发柔软,呈波状或直型,发色金黄或黑褐,瞳孔多碧蓝色、褐色或浅灰色,眼内眦褶不发达;鼻狭而高,显著突出,鼻孔的纵轴几乎向前方直列:颧骨和颌部突出程度不显著,口宽度小,嘴唇薄,胡须和体毛发达。高加索人种又可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称金发白种人或诺迪克种人,南支称浅黑发白种人或伊比利亚种人。南支肤色暗白、眼睛为栗色,黑头发、身材中等偏高,北支则有欧罗巴种的典型特征。我国少数民族中,俄罗斯族多为金发白种人;塔吉克族为伊比利亚种人;维吾尔、乌孜别克族的一部分为伊比利亚种人,另一部分则属兼有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特征的中亚人种类型。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十个民族。藏、蒙古、土、裕固、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佤族的一部分信仰佛教。苗、瑶、彝等民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信仰基督教。俄罗斯族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信仰东正教。此外,独龙、景颇、怒、佤、达斡尔、锡全、鄂伦春、高山族等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 半个世纪以前,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之间差距也很大。一般说来,在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或同汉族地区相联结、相交错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采用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在经济上达到或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而远离汉族的少数民族,或某一民族中居住区离汉族较远的部分,经济发展则比较缓慢。目前,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彻底改变。从主要经济生产活动来看,我国各少数民族分别从事农业经济、牧业经济和渔猎经济。若根据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历史传统这样一些因素的组合。我国少数民族则可分为渔猎、游牧、刀耕火种农业、锄耕山地农业、畜耕灌溉农业、农业工业等六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 渔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经济文化类型,据考古学家研究,人类依靠采集、捕鱼和狩猎为谋生手段,已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目前我国从事渔猎的民族只有赫哲族、鄂伦春族、京族及居住在大兴安岭西北麓原始森林中的一部分鄂温克族。 游牧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从事的一种经济文化类型。目前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和西藏高原的许多民族仍以牧养牲畜为生,主要饲养马、牛、羊、骆驼等。从事游牧经济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也为建设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由于逐水草而居的特点,文化水平难以提高,日常生活亦难改善。所以,政府从关心牧民生活出发,大力提倡并积极帮助牧民定居。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来看,改变游牧生活方式,目前已有可能,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牧民定居,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初期的一种经济文化类型。为了清理出一块可供播种的田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巨的劳动,用长刀砍伐树木和野草,然后放火烧掉,就地点种,种上几年,待地力耗尽,便另辟新地,如法砍烧。大约50年前,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尚在从事这种原始的农业。目前在云南省,仍有个别少数民族“烧山种地”。 锄耕山地农业类型,比刀耕火种已前进一大步。人们用锄、锹来翻挖土地,并施入粪肥,有的还将山坡修成梯田。我国西南地区毛难族、拉祜族、仫佬族、佤族、僳僳族中的一部分,40多年前尚以锄耕农业为主。目前,这一经济文化类型已不多见。 畜耕灌溉农业30多年前仍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类型,维吾尔、回、傣、白、侗、壮、布依、黎等少数民族当时从事畜耕灌溉农业。目前,我国正在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而且将科学技术的成果注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使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工业类型已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并已朝着现代工业农业类型过渡。 综上所述,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十分复杂,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当前,从最原始的弓箭到最现代化的电脑,各种技术同时并存。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辽阔广大,地貌复杂,为各族人民的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和可能,并使他们在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基础上发挥各自的音乐创造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音乐,造成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半个世纪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亦很复杂。壮、回、维吾尔、朝鲜、满、布依、白、土家、侗、苗等30多个民族和蒙古族、彝族、黎族的大部分和小部分藏族,封建地主经济占了统治地位,即和汉族大体相同。藏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部分为封建农奴制。四川和云南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还保存着奴隶制。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保存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有云南的独龙族、怒族、僳僳族、景颇族、佤族、布朗族和内蒙古的鄂伦春族、鄂温克等,广东海南岛部分地区的黎族和台湾的部分高山族。当前,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都已有所变革。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提高。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发展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落后。为了使各少数民族接近和赶上汉族的发展水平,各民族儿女正在共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