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民歌的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因此在民歌的演唱上,我们应掌握它的风格特点及民歌演唱中的地方色彩,这样才能唱出味道来。 对于民歌的演唱,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语言、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方法也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在下面的章节中将会对各地的民歌特点和演唱特点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中国民歌的体裁形式 1)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歌曲。紧张的劳动、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为主,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历史中最早、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号子不仅起着统一劳动节奏,统一劳动步调的组织作用,同时也起着调剂劳动者的精神,鼓舞过去热情,激发劳动干劲的作用。由于生活中劳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的曲调一般比较短小纯朴,生动,具有节奏固定而又沉着有力、铿锵激昂的特点,且曲调反复出现,大都反映劳动者坚毅刚强、粗犷豪迈的性格。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唱,也有齐唱或独唱形式。号子的歌词都是随口编唱的,除了演唱和劳动有关的内容外,还可以说古道今,题材极为广泛。 2)山歌 山歌是人民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山歌的歌词一般为即兴创作,内容题材极为广泛,看山唱山,见水唱水,见树唱林,见姑娘就唱花,随意性很强,歌词多质朴、率直,以反映劳动、歌唱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要内容。山歌的音乐曲调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简洁、爽朗、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等特点。山歌的节奏自由舒展往往表现在歌曲的开头处常用“哎呀来”等衬词拉开节奏,中间字密时如戏曲中的垛板,结尾处常用甩腔山歌的演唱形式,有个人抒发情怀的独唱,有对唱,有领唱与和腔唱(即帮腔)。根据地域的不同,山歌还可以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短腔山歌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带的山歌流畅、秀丽;高原地带的山歌高亢、嘹亮、粗犷有力、激昂奔放;草原上的山歌热情奔放、辽阔宽广。山歌主要流行在南方,有“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等等。 3)小调 小调是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小调又叫“小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性活动中,有“里巷之曲”之称。小调不像号子那样受劳动场景的限制,也不像有的山歌那样需有辽阔宽广的嗓门演唱,因此其群众基础扎实,通俗流行性强,传播甚广,小调往往是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提炼而完成的。小调的内容题材相当广泛,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咏唱历史故事传说,描写自然风光,抒发离情别愁,表现男女青年的爱情仍是小调表现的重要内容。小调的曲调抒情、流利,感情委婉、细腻,结构规整均衡,节奏匀称整齐,旋律常以两句对称以及起、承、转、合的句式为明显特征。小调的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配以二胡、琵琶等乐器伴奏。
2、各地民歌及演唱特点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它们犹如绚丽的百花遍地盛开,美不胜收,下面我们分别来做一些介绍: 1)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丰富多彩,它那浓郁的乡土气味和朴实风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其中《信天游》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赞誉。《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2)山东民歌 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表现山东人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和英雄性格的歌曲就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如在劳动号子中以黄河硪号、海洋号子最有代表性。 3)东北民歌 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因此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4)江南民歌 江南民歌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这些地区的民歌。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人民勤劳心细,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和北方的豪爽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在演唱江南民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种秀丽的风格特点,声音的运用要掌握柔中还明亮的原则,演唱一字多音等的曲调时,声音尽可能要连成一线,不能唱得有棱有角,有些民歌加上方言演唱更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5)云南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内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十分丰富,而且常用唱民歌这一方式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旋律一般来说较简单易唱,常借助于歌舞形式来描述剧情,其中云南民歌流传最广。 6)四川、湖南民歌 这一带的民歌许多是以劳动号子为形式的,因为那里有一条长江从它们的土地上流过,湖南民歌的特色是音调嘹亮、悠长,演唱时真假声运用自如,高声区音高所以多用假声,高腔发挥淋漓尽致。所以要唱好湖南民歌,一定的嗓音条件和演唱技巧是不可少的。 7)蒙古民歌 我国各民族兄弟的民歌也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闪耀着特有的光彩。内蒙古地区有“歌海”之称,这与内蒙古地域广阔,地处草原有关。蒙族歌曲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字少腔多,且拖腔悠扬、舒缓的长调歌曲。长调歌曲在旋律上来看,乐句气息悠长,气势连贯,旋律起伏很大,音域也比较宽广。从节奏上来看,一般节奏自由,可任意发挥,强弱的关系也不明显,歌曲虽有小节线划分,但实际演唱起来并不受限制,往往在一些地方运用延长音,使音乐更加连绵不断,意韵更浓。 8)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的曲调质朴、流利、高亢,节奏较有规则,具有舞曲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藏族民歌清脆、嘹亮、高亢的风格我们还可以从新创作的大量藏族歌曲中深深地体验到。如脍炙人口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 9)新疆民歌 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歌的种类也较多,以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民歌为主。新疆民族个个能歌善舞热情爽朗,素有“歌舞民族”的称号,那里的民歌一类是节奏性很强,常具有舞曲的特点,速度快时往往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另一类是抒情的速度,慢时则又深情婉转,富于细腻的表情。
3、中国民歌及民族歌曲的演唱 民歌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抒情性、说唱性、戏剧性三种。抒情性民歌又可分为古典风格的,它的演唱风格就应该比较细致、典雅、古朴;还有一种是乡土风格的,我们要演唱得亲切、自然,富于生活气息,注意唱好各种衬词、衬句等。对于说唱性的民歌或者说叙事性的民歌,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地方语音的特点。戏剧性的民歌是指有人物、有情节的歌曲。民歌中有简单的情节,人物性格十分突出,而且这些民歌的曲调受一定的戏曲影响,有一些地方戏曲的味道,所以演唱时一定要感情投入,注意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时也要注意演唱中的戏曲因素。 当然,要学唱民歌,还需要有各种技巧来表现,同样一首民歌,在优秀的民歌手的口中唱出就格外优美动听,光彩夺目。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就是在演唱民歌时,要注意民族风格与科学的歌唱技术相结合,要有时代精神。在声音训练中要重视气息运用,共鸣的运用,真假声的有机结合。使民歌唱法的声音明亮、柔和、悦耳,更富有表现力。 目前,在我们接触到的“民歌”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经过改编的民族创作歌曲,这些歌曲可唱性强,旋律优美,且富有时代气息,很受广大人民欢迎。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积淀,而且我国又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各自演唱的民歌独具特色,自成一派。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文艺百花园中民歌演唱迈出了一大步,架起了民歌与通俗歌曲之间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