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 时尚 ,雾锁认知
不知你试过没有,虽然我们都不是瞎子,但若是把视力集中到很小很小的一个点上时,你就会发现你根本不会做到。那个很小很小的点一直在动,在“扫描”,你无法停止下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扫描”的结果。当我们望向远方时,视线就象一支离弦的箭,不知道飞向了哪里。
人的视力真的很有缺憾,每个人看到的,都是那么一个有限的方圆,就是用上了哈勃望远镜,也还是突破不了一个范围。
人的认识和视力一样,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所认知的一个小圈圈里,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学识的积累,小圈圈在逐渐扩大,但直到我们生命终结,也还是那块一亩三分地,大不了哪去。活着就象在雾里,雾永远不会散。
现在流行一个语式,叫XX无极限,我要说,认识无极限。这是人的缺憾,人的不足,人的悲哀之处。
有人说赵本山的表演,通俗,粗俗,人家日本国家电视台放的都是交响乐、芭蕾舞等等高雅节目,低档次的节目换别的频道,国家主频道根本不让它粘边儿。我听了这种说法,甚至有点“生气”,也很想辩论一番,可细想想,这些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还真和高雅艺术相去甚远。
新华网上海频道2003年9月29日消息:稀奇真稀奇,东北“二人转”上周居然包机来到上海,把一台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带进了富丽堂皇的金茂大厦名人剧场。周四晚首场演出,这台“东北大菜”赢得了在座者的喝彩。拥有300多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
著名学者、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先生给予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以极高的评价:好多艺术家都是由民间产生,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他在刚刚出名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感觉。我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文化名人,由每一个文化的起点出发,不断地提升、提升,然后他和他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赵本山把东北人的苦难变成了笑声,苦中作乐是一种境界;中国人的苦难太久、太久了,人们是多么地需要笑声啊。这诗一般的语言是余秋雨用来形容东北小品和二人转的。“有些人以为只有外国文化是文化,我们脚下的都不是文化。文化艺术如果达到更高境界,回过头来,是需要这些东西的,立足本土的文化在现代文化研究上是至高的标准,文化的回归趋势,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自我确认。我脚踩的土地很美,我脚踩的土地也可以给我鲜花,而不需要从荷兰买来。
真正的大作品一定在乱石嶙峋的海滨,而不是大理石修过的海滨;真正的大海一定有好多泥沙,真正的民间艺术也可以有泥沙。余秋雨认为,赵本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这是一个远远超出许多理论家思考之外的问题,过去的文艺理论没有哪一章哪一节能解释得了赵本山现象,这个艺术现象将会被以后的理论工作者去研究和总结。
余秋雨说,我很早就接受了西方的接受美学,这个观念对我根深蒂固。“被接受”状态就是一个标准,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看待赵本山现象,许多问题就有了答案。中央电视台现在懂了,评判栏目的标准是收视率,这比任何奖项都重要。对于许多演员来说,春节晚会那天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那天晚上的考验是很残酷的,被接受与不被接受都在那天晚上。赵本山现象处于一个非常宏大的接受状态,全国几亿人、长达十余年地需要和喜欢赵本山小品,如果漠视这一点的话,是对审美现实的拒绝,那就很难研究美学和艺术了。人们把那天的情感都放在那儿了,如果你不承认赵本山,就是在说,中国几亿观众那天晚上快乐错了?现在很难找到连续多年受到这么多人欢迎的演员了。赵本山为中国人那么长时间地接受,构成了中国人当代的心理审美史,经受了这种考验,还不 是大艺术家的话,什么样才是大艺术家?大艺术家何年何月能产生呢?
虽然我也非常喜欢看赵本山的节目,有时还会笑得肚子疼,还有十分搞笑的二人转,我同样喜欢;以前也崇拜过一阵余秋雨,可他从文字背后走出来,频频在媒体亮相,我对他的崇拜就打了折扣,所有这些,并没有让我对通俗与高雅的界线产生模糊认识。
使人捧腹大笑的,不是高雅的艺术。能使人感到甘甜的,不见得是糖,能解人焦渴的水,也可能是毫无养份的蒸馏水。高雅的艺术只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产生强烈的回响,小品不能,二人转也不能。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过的人情感上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小品办不到,二人转也办不到。众多人群喜欢认可的,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可以这样直言不讳地说,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在滑坡,在从俗,已不能分清良莠。如满耳歌手的无病呻吟,满书店的文字垃圾,满电视的泡沫剧,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可大众就象江河之水,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穷国,物质的短缺带来文化上的贫瘠。一部人温饱解决了,欲望又蠢蠢欲动,不能疏导,不能释放,不能登高,不能提纯。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仓禀实了,可没人对“礼节”感兴趣了。现代人追求享受,被物欲迷住眼,喜欢刺激,新鲜,搞笑,谓之时尚。
不时尚的,被冷落,被遗忘,被曲解,被践踏,被嘲笑。一些人登高望远,把看到的向我们述说,可我们无暇理睬。“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他们无论臂加了多长,我们也看不到。
举一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听听南怀谨老先生是如何解释这段话的。
这三名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 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
可见,古人在个人的修为上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然而这些,都是现代人所不屑一顾的。现代人忙着赚钱,忙着生机,机关算尽,哪有闲功夫读这些不实用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概念也开始在越来越多人的头脑里模糊淡化,文学艺术也面临着是继续孤独前行,还是迎合大众寻找新的立足点的抉择。
书店里网络上许许多多的作品已经称不上是文学作品了,就象美国大片,通过电脑处理的画面极具观赏性,但看后却使人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小说里大部分看似在描写爱情,实际却是在述说着一段段混乱的情感,迎合读者,误导读者。
作家张炜说过:“二十世纪之后的文学不同程度地走入了单纯的语言竞赛。这对于文学的本质而言是个严重的伤害。文学任何时候都不能降格至语言的游戏。
我们到了抑制自己浮泛的激情、脚踏实地的时刻了。我们必须学会在质朴的语言的泥土
上消融自己——消融得不留痕迹。
但语言外部的浓烈色彩极大的诱惑着。这种诱惑有时会促发创造的激动,更多的却是让人不自觉地陷于误失。兴奋会是短暂的,空荡荡的感觉倒要慢慢袭来。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语言与“我”是会发生分离的;这种分离不能不让人痛苦。
生命的色彩只存在于没有发生分离的那一小部分语言上,其他部分只在起相反的作用:遮盖个性之光。那种分离出的语言越是具有色彩,就越是有害。
这是非常浅显的原理,但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一部分实践却在告诉我们:弄明白它也并不容易。 ”
木子美的《遗情书》摆在书店里,网络里的大型文学网站也在传播着。
仅此一例,说明一些文字作品,已经达到鱼目混珠的程度了。或者这样的作品,连鱼目都算不上。
这样的现象不足为奇,因为现代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混乱与困惑成为了思想的主流。
没办法,物欲对我们的冲击力来得强大而突然,几人能承受得住。
最近在读南怀谨的《原本大学微言》。这位老学者在《物欲催人肯自怜》一个章节中说到:“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里,用尽心智来役使万物,如果再不设法使“物格而后知至”、“知止而后有定”,势必自使人类甘心永为物奴役。而且最后使心物之间的矛盾加剧,不但自己毁了精神文明的世界,同时也自我摧毁了整体的物质世界。”
文学作品始终倡导远离物欲,接近高尚。好的文学作品,目的就是要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震撼与思索,而不是挑逗人的情欲,用迷乱的情感弄花人的眼。
从文艺,到文学,到对万物的认知,现在人所处的位置,是个多雾的区域。可能我们穷极一生,看到的也只是一小片天空。前人的智慧,用一扇大门将我们阻隔在外,我们看不见那耀眼的智慧光芒。人处在万物之间,也是万物中的一员,从动物、植物和自然资源身上索取生存的能量。除此之外,人类缔造了灿烂的文明以示与动植物的不同。西方宗教讲“博爱”,佛家讲“慈悲”,儒家畅导“仁”,无非是要让人类在生存得更好的同时,别忘了关照一下自己的同类,关照一下生存的氛围,从原始的欲念中解脱出来,活下去,走向文明的更高层次。
雾会散的,但不是现在。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