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您现在的位置:八十年代交流网 ->>八○年代》版   文字大小:[][][默认]

v 第1/1页
跳至
[刷新]

主题: [顶楼] 三代人的目光的交合:
邮寄到我的邮箱
打印本页
收藏本贴

作者:依玫(yimei)发表于2003-9-10 20:51:21

流浪对流浪----80年代生人看60、70年代生人

他们已经充当了各种选美大赛的主角,但评头论足的权力却总是为比他们更老的人把持,所以一场“网络小姐大赛内幕”就成了他们发表意见的舞台;他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体,但他们的消费取向却不为商家之外的人看好,他们身不由己就成了“哈日”、“哈韩”族;他们不抱怨自己没有赶上热血沸腾的年代,但他们也不否认自己比前辈们更幸福……他们是已经成为社会焦点的80年代出生者。

  关于他们,已经有太多的称呼。“新新人类”,是较早、较为中国味地概括他们的一个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从原来的略含贬义变成了中性,不过他们不喜欢这个词的原因是因为它太不Q了,像个没有活力的标签,他们看不懂那些玩深沉玩冷酷玩诗意玩崇高的“漂泊族”。不错,这是一拨60、70年代出生者有点辛酸有点自豪的自称,在“80年代人”眼里,这已经概括了60、70年代人的基本特征。

  80年代人也想“漂”,不过已经不是这个有点“辛酸”的“漂”,而是更加明亮更加轻盈的“飘”。他们还远远没有到达需要总结自己历史的年龄,他们更不屑于总结别人的历史,他们只向前看。本质上讲,“飘”一代跟年龄关系不大。

  所以“少飘”、“老飘”拥有同一心态并不奇怪,但如果说两者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区别倒是可以用得上,比如都不在乎时间,“少飘”腕上的表只是一个时尚符号,而“老飘”则根本不带表。再比如,60、70年代的“老飘”崇尚的是“轻美学”,可“少飘”基本上不玩美学,因为所谓美学之于“老飘”,乃是一条旧习惯旧势力的尾巴,“老飘”们要割掉还不易,而“少飘”则一生下来就干脆没长尾巴。 ( 阳光网景)


[回复]
------------------------------
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
只有相拥着才能飞翔!


主题: [2楼] Re:三代人的目光的交合:
邮寄到我的邮箱
打印本页
收藏本贴

作者:依玫(yimei)发表于2003-9-10 20:54:47

放纵没有责任感的一代——60年代出生者看80年代出生者


他们在世纪之交罗大佑的演唱会上扮演了一回疯狂追星族,并有一万个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这种以往多少为他们所不齿的行径;他们密切关注“东芝事件”、“三菱事件”、“日航事件”,热血沸腾地在网上抵制日货,并打心眼里向“轰炸”日本企业主页的黑客致敬;他们为王朔挑战金庸之后的沉寂感到落寞,不明白为什么王朔突然就不再是青年的注意中心……他们是最后努一把力想抓住青春尾巴的60年代出生人。

60年代出生人多自诩“愤青”,即将步入中年的“愤青”,送给80年代出生者一顶帽子:“男宝宝”。

  视点一:长不大的男宝宝

  某男生进高考考场之前的要求是让妈妈抱一抱,女大学生把奶瓶当水杯,峰菲恋使谢霆峰和王菲的人气都急速上升,网上认养男宝宝的游戏让中学生们趋之若鹜……这是“愤青”之所以把80年代出生者定位为“男宝宝”的现实依据。

  听话听音,“男宝宝”这一称谓,一不小心带出了“愤青”一贯的男性视角,还有点儿倚老卖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愤青”没有童年就直接进入了“愤怒的青年”,“男宝宝”们却拥有了一个“无限延伸的童年期”,具体体现在看卡通书,收集卡通玩具,语言卡通,形象卡通。如何指望这些过了变声期还要装嫩的人承担家庭、社会乃至个人的责任?“愤青”无法不让自己变得像九斤老太般忧心忡忡。

  视点二:百无禁忌透明人

  有棱有角的时候,“愤青”总是被告诫要经得起社会的打磨,好不容易打磨成一块鹅卵石,“愤青”才发现这个社会已经学会欣赏棱角。这时候再看“男宝宝”,怎么看他们都是“目无师长”,但是这个词绝对已经成为一种冷静、客观的描述,而去掉了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那股火药味。因为他们不反叛——反叛是因为环境有压抑,他们却是在宽松环境里长大,人的思想和观念都变得多元化,也没有时间去拐弯抹角,他们就成了这样的年代的最大受益者,可以按照人的天性自然地生存。你只能把他们的“目无师长”当成个性、当成自信来赞美。“学习、课本、领袖、歌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男宝宝”眼里变得严肃。他们可以根本不懂你那些礼节、约束,说话、做事包括思考似乎都不需要经过大脑,有时“愤青”简直觉得“男宝宝”像个傻子。

  视点三:奇怪的金钱观

  “他们好像很看重钱,又好像很不看重钱。”看重钱的例子是:“男宝宝”不管是打工还是求职,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薪水,在此基础之上再去裁判其它条件或要求;不看重钱的例子是:“男宝宝”袋里有50元便敢于去买500元的东西,不管这东西值不值500元,他只要一个喜欢。

  有什么好奇怪的?“愤青”成长于计划经济体制背景,被循循教导的是“节流”,“男宝宝”成长于市场经济背景,没人教导也懂得什么叫“开源”。虽然“愤青”一时还接受不了“男宝宝”的消费观,但他们由衷羡慕“男宝宝”所处的这个时代。

  视点四:快,因此浅

  虽然在同一个社会空间里生存,但是“愤青”不经然就发现自己和“男宝宝”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男宝宝”总是十分容易地就从“愤青”视若无睹的某个街头角落发掘出流行的东西,然后对自己进行“武装”。等到全大街的“男宝宝”都武装成同一模样,“愤青”们才惊觉:原来这就是流行。

  “男宝宝”们更容易适应这个变化快的世界,这一点“愤青”不怀疑,然而,“男宝宝”们接受最快的是表面化、浅表化的东西,和“愤青”比起来,他们不会对过去的东西进行思考,不喜欢讲历史,本身固有的文化放弃的太多,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够执著,这些,“愤青”们认为自己没有看走眼。 (阳光网景)

[回复]
------------------------------
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
只有相拥着才能飞翔!


主题: [3楼] Re:Re:三代人的目光的交合:
邮寄到我的邮箱
打印本页
收藏本贴

作者:依玫(yimei)发表于2003-9-10 20:59:51

自由缺乏约束的幸福一代——70年代出生者看80年代出生者

他们不期然地就给一帮“70年代以后”的美女作家作了背景,虽然在美女作家泛滥之后,他们急于和“美女作家”划清界限;他们想不到效仿同龄人余杰做一个积极的拷问者,却让一篇“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的网络檄文,搅得人人都成了网络斗士,成了网络斗士以后便向寻找新的攻击目标。60年代那帮人令他们感到不屑一顾,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还吓唬什么呀,他们的劲敌是80年代的新生代,斗争的策略已经有了,网上那篇《70年代老邦瓜如何收拾80年代的嫩菜史》推出了四招,灵不灵还有待检验。他们本来几近退化的民族意识,因为美国ETS和新东方的一场商业官司,还有日本人,又给煽乎起来……他们是媒体最善于利用的70年代出生者。

  “小资”是70年代出生者偏爱的花名,至于一度新潮的“古惑仔”,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属于更年轻的80年代出生者。

  视点一:天生表现狂

  “小资”虽然也是一种姿态,可是“小资”怎么说也觉得自己要比“古惑仔”自然、健康的多。“小资”染头发要看看染发水的牌子,并且小心地只让一部分发稍接触到那些不太招摇的药水,不像“古惑仔”不计成本的颠覆头发的所有物理特性。“小资”不会在耳朵上打七个窿,“小资”不会在歌友会上大喊:“谢霆峰,我想和你合影!”……一句话,“小资”的胆量没有“古惑仔”大,表现欲没有“古惑仔”强。“小资”可以整出一套理论来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远远比“古惑仔”聪明、睿智,可是有意识无意识,“小资”总是努力说服自己向“古惑仔”看齐。

  视点二:小大人和“愤青”

  相反,“小资”惊讶地发现“古惑仔”卡通式的外表下是想像不到的成熟。不管是对金钱、对情感、对职业,“古惑仔”的一番见地让“小资”也不得不重新掂量。

  曾经炒了很久的“代沟”,让“小资”在和“古惑仔”交往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心理障碍,可是一旦交往,“小资”发现“代沟”这个词对“古惑仔”基本上不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古惑仔”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和父辈一起长大,把父辈当成伙伴,他们更看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不会被表面的东西吓倒。在交友过程中,年龄的差异对他们的影响远远不如对“小资”那么大。

  视点三:少年识得愁滋味

  “小资”之所以能成为“小资”,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小资”善于营造个人小氛围,而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风吹雨打。“古惑仔”达不到“小资”的那份境界,他们注定是和社会的脉搏息息相关。

  “小资”出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工作是截然分开的。上班就是工作,下班就是生活,孩子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使用着和父辈不一样的语言。“古惑仔”一生下来,就被抛到一个和父辈完全相同的社会上,父辈的工作和生活不再有截然的划分,孩子面对面看的到,从电视上也看得到。“古惑仔”从小就能感受到社会的压力,他们是真正明白什么叫“竞争”的一代人。

  视点四:懂得爱

  以为“古惑仔”就不懂得爱?“小资”大摇其头。“古惑仔”三岁的时候就能和大人一样欣赏电视言情剧,幼儿园里的“早恋”一般只能招来大人宽容的默许。爱情不仅是一种本能,更重要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练习,在这一方面,“古惑仔”得天独厚。他们知道如何追求、如何拒绝、如何舍弃、如何转移,因而,他们的爱情显得比“小资”更成熟。 ( 阳光网景)


[回复]
------------------------------
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
只有相拥着才能飞翔!


v 第1/1页
跳至
[刷新]

v 您现在的位置:八十年代交流网 ->>八○年代》版
[返回]

公司简介 - 相关条款 - 站点地图 - 合作信息 - 网站建设 - 广告业务
Copyright  ©  2002-2004  八十年代网络信息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