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 学 | 交 流 | 游 戏 | 共 享 | 收藏品超市 | 往 事 | 知识库 | 网络相册 | 网站推广 | 网站地图
八十年代往事
v  今天是2004年05月19日 星期三 农历甲申猴年 四月初一
 您现在的位置:往事首页 >> 年代影视 >> 正文阅读
   
流金岁月之《上甘岭》
作者:西帅  发表日期:2004-2-20 9:45:00 © 八十年代往事 版权所有

  
导演:沙蒙、林杉
原著:林杉、曹欣、沙蒙
主要演员:高保成、徐林格、张亮、田烈
摄影:周达明
录音:陈文渊
美工:刘学尧
作曲:刘炽
年代:1956
出品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影片简介:
  本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1952年秋,正当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攻占上甘岭和五圣山,借用武力达到他们在谈判桌上达不到的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领全连战士坚守上甘岭阵地。他们曾一度被切断与后方的联系,缺粮缺弹缺水,情况艰难,但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在坑道里坚持了二十四天,完成了拖住敌人的任务,使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大反攻的胜利,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形势,迫使美方代表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谈判,并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影视评论:
  影片《上甘岭》反映了发生40年前的那场在中、美、朝三国之间进行的牵动了“两大阵营”,波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迄今为止,对当年发生的这场战争,参战各方对战争的起因、性质、结局和解释仍然大相径庭。但这些分歧似乎并不影响参战各方对各自在战争中的“英雄”的热情讴歌。
  影片《上甘岭》在当时,在下面讴歌“正义战争”的影片中具有史诗的品格。影片《上甘岭》的创作者对这次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他们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影片《上甘岭》除了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在声画结合、场面调度、结构安排和节奏把握上亦颇具特色。影片《上甘岭》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
  这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它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为熟悉生活,编导人员赴朝鲜前线与战士们一起亲身感受,半年时间中访问了一百多人,记录了几十万字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他没有全景式地表现战役的全过程,而是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多用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如张连长,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基层指挥员的形象。影片的节奏处理也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人胜。环境气氛和物件细节的创造性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本片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氮、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


  电影音乐:《我的祖国》 词:乔羽 曲:刘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合)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合)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合)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首 页 | 文 学 | 交 流 | 游 戏 | 共 享 | 收藏品超市 | 往 事 | 知识库 | 网络相册 | 网站推广 | 网站地图
公司简介 - 相关条款 - 站点地图 - 合作信息 - 网站建设 - 广告业务
Copyright  ©  2002-2004  八十年代·版权所有